漫威十年的构建合法配资炒股,究竟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超级英雄群像呢?
这些超级英雄是拥有智慧、力量、金钱和权力的人物,而他们的英雄旅程几乎都被那句来自蜘蛛侠本叔的遗言所束缚: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”。他们的痛苦与矛盾,源自于不断摸索究竟该背负怎样的责任,并作出选择,然后画上句号。
然而,到了漫威的第四、第五阶段,这种叙事模式却迅速失去了动力。除了《蜘蛛侠:英雄无归》和《银河护卫队3》仍旧能够站稳脚跟外,其他的作品,无论是试图延续光辉的续集,还是在重复主题的迷茫中挣扎,如《尚气与十环》,借着东方元素的外壳,却依然是老生常谈;《永恒族》将超能力无限放大,却连方向感都丧失——最终都变成了拼凑的残局。
展开剩余82%终于,我们迎来了《雷霆特攻队》。这部电影彻底摆脱了“英雄”二字,仿佛在说:“别再提那些可恶的英雄了。”愿他们安息,或者,愿那些不配称英雄的家伙彻底消失。
英雄的荣耀早已殆尽,只剩下破碎的残骸、无依无靠的遗民,以及一群连大局都撑不起的人。
从表面上看,这部电影像极了DC的《X特遣队:全员集结》,将过去作品中的二线角色聚集在一起:叶莲娜、冬兵、美国特工、红色守卫者、幽灵、模仿大师、Bob/哨兵。但《雷霆特攻队》真正想表达的,并不是他们如何完成任务,而是这些人物为何仍旧活着?
他们的共同点并不是强大的能力,而是深深的无力感。叶莲娜活在被夺走的童年与被遗弃的恐惧中;冬兵是内战后悔恼的残兵,试图偿还那些无法弥补的过去;美国特工则是一个被扭曲的强权象征,渴望成为英雄却迷失了自己;幽灵则是人性深处的不确定性;模仿大师终其一生只是服从命令的工具人,从未成为自己;而哨兵,则是创伤后综合症的集结体,把那份孤独,转化为能够毁天灭地的力量;红色守卫者,像是漫威英雄残存的毒瘤,被塑造成搞笑角色:崇高的退场只剩下荒诞的表演。
在《雷霆特攻队》中,他们既不是独立的主角,也不是最终的反派。可以说,他们是失去叙事功能的一群人。几乎可以把这些破碎的角色拼凑成一个现代人的整体:等待指示、执行任务、喝酒(或者用其他方式打发时间),然后再等待下一轮指令,进入新的循环。
他们为生计而工作,却早已忘记了生活本身是什么。生命的意义逐渐消磨殆尽,人们不再是行动者,而是被动的应答者。生命,变成了毫无意识的反射动作。
哨兵这个角色,在漫画中也许并没有预料到,这种虚无感会如此贴近2025年的现代人。他拥有能够让百万太阳爆发的能量,足以瞬间蒸发整个城市,让人不禁联想到二战中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带来的灾难。可人们似乎早已忘却这种威胁,直到2011年福岛核灾再次让我们感到紧张,口罩时代的全球停摆,以及最近的川普关税战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危机,让这一切成为现代人的集体焦虑。
这种焦虑深深植根于现代社会,瓦伦蒂娜这一角色就象征着即时利益的信仰。她没有超能力,却自信能够保护全人类。她说了一句极具深意的话:“没有权力的正义,只是理想。”这不仅是对美国当前政治的批判,也无意中映射出台湾政党之间的恶斗。在这种权力逻辑下,正义变得任人定义,曾经信仰的价值观如今无法抚慰我们的迷失。
然而,权力的巅峰,依旧是虚无。
《雷霆特攻队》被誉为“漫威宇宙中最黑暗的电影”,但它的黑暗,远不是那些表面上的阴影,而是我们选择忽略的事物。比如当纽约再一次被摧毁时,那些四散逃跑的普通人几乎没有挣扎就瞬间消失了。电影甚至不再努力渲染人类即将灭亡的恐惧,若我们无法从叶莲娜的自白中感受到与自身相关的痛感,那么或许我们已经身处于虚无的深渊,成为那群无所事事的NPC之一。
电影结束后的字幕中,那些刚刚被拯救的人们随意地讨论着雷霆特攻队,谈论他们是否能接下复仇者联盟的旗帜,讨论他们到底是谁。这些讨论充满了疑问和批评,仿佛这些人从未经历过任何创伤,仿佛他们没有任何缺陷,拥有至高的批判权力。这种对自觉的缺失,仿佛是一种潜在的警告。
尽管这部电影不像《守护者》那样直接挑战黑暗,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那容易被忽略的“星号”时,我们或许能感受到更危险的信号:在符号学中,星号代表着注释、未完成的话语、删去的敏感词、尚未被命名的事物。它故意不揭开真相,让黑暗自己发酵,而我们选择忽视,从而让这份虚无不断滋长合法配资炒股,最终成为无尽的空洞,我们却依旧活在其中。
发布于: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策略_散户配资_散户配资网观点